广西法治日报:十九年如一日 以初心暖民心

来源: 广西法治日报  |   发布日期: 2025-08-07 09:07   

刊登于2025年8月4日广西法治日报第4版


□本报特约记者 韦崇结 通讯员 付丽丽 覃晴

2006年从部队转业进入柳州市公安局城中派出所,程德望在社区民警岗位上整整干了19年。从军政素质过硬的“程连长”到群众口中亲切的“程警官”,他用真情守护平安,用真心服务群众,在社区警务这片“小天地”里,写出了为民服务的“大篇章”。

立体巡防护平安

近年来,柳州市城中区凭借五星步行街、风情港夜市等“网红”打卡点成为文旅热点,程德望负责的五星社区日均客流量达五六万人次。游客激增的同时,求助、投诉、消费纠纷等涉旅问题也接踵而至,社区警务工作面临极大挑战。程德望创新构建“警景融合”模式,以智慧警务为引擎、全民义警为纽带,为城中区旅游经济注入平安动能。

“我们在日常巡逻的基础上,创新采用无人机和机器狗相结合的巡逻方式,将更多智能产品运用到工作中,极大提升接处警效率和准确率。”程德望介绍,针对各景点客流情况,他还创建了“潮汐布警”模式,科学调配警力,实现“警随游客走”。同时,他首创“1+N”平安联盟模式,组建“美团义警队”“商铺联防队”等16支群防队伍共100余人,充分发挥“地形熟、情况熟”优势,开展联合巡逻820余次;推动商圈安装摄像头130个,实现商圈监控无死角全覆盖。

今年5月20日,一名游客在游玩时不慎遗失内有重要工作资料的背包,程德望通过视频监控与义警队员提供的线索,很快就找回背包并交还失主,赢得失主道谢和点赞。数据显示,2024年以来,五星社区刑事警情同比下降71.88%,治安警情同比下降41.38%,“网红”商圈实现平安“长红”。

“板凳说事”解纠纷

五星社区有1256户居民3678人,邻里摩擦时有发生。“调解纠纷,就是要把群众当成自己人,把他们的事当作自己的事。”程德望将部队奉献担当、坚韧不拔的精神融入基层治理工作,创设“板凳说事”调解机制,在榕树下、巷口边搭建“移动调解站”,将矛盾纠纷“解决在当地、处理在当下”。今年以来,程德望共调解纠纷12起,成功率100%,五星社区矛盾纠纷警情近5年来呈逐年下降趋势,个人保持19年“零投诉”记录。

除了调解纠纷外,程德望还是辖区居民有求必应的“贴心人”。去年8月10日,程德望在辖区入户走访时,发现独居的程奶奶遇到安装摄像头的困难,次日便上门为其安装好设备、更换灯泡,还帮忙打扫卫生,同时不忘嘱咐程奶奶注意安全,及时报修破损电器,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。

过去的19年间,程德望踏遍辖区每家每户,日均步行2万步,在脑海中绘就了一幅详尽鲜活的“民情地图”;建立16个警民联系群,全天候在线回应群众诉求,被大家亲切地称为“社区活档案”;他总结的“初心、匠心、耐心、细心、贴心”“五心工作法”已成为社区警务“金字招牌”。

退役战友“暖心人”

虽然已经退伍多年,但程德望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曾经是一名军人。他默默将辖区的145名退役军人挂在心头,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。

“有幸见证了望哥从连长变成了警长,身份变了,但他那颗积极乐观、认真执着和乐于助人的心依然没变。”在同事肖伟的眼中,程德望是他学习的榜样。

刚从部队转业时,肖伟很不适应,面对情绪激动的群众时总忍不住着急上火,态度强硬。程德望见状,便利用闲暇时间和肖伟谈心,耐心传授他处理矛盾纠纷的方法技巧,教他如何保持情绪稳定。在程德望的潜移默化中,肖伟的心态也发生转变,如今他已经能够游刃有余、心平气和地化解群众纠纷。

程德望在社区设立“老兵驿站”,定期组织战友开展红色教育活动,传承革命精神;开发“老兵就业信息库”,帮助12名退役军人找到工作,在各个岗位上续写军旅荣光。去年12月,程德望得知退役战友邹洋还找不到合适工作后,他连续多日奔走于各单位企业之间,最终为其争取到一份餐饮公司的工作。

“望哥不仅帮我找到了工作,更教会了我要时刻保持军人本色、自强不息、努力拼搏的道理。”如今已是公司食品安全专员的邹洋激动地说。

翻开社区的工作本,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着的时间、地点与帮扶对象是程德望2500余次探望和照顾辖区老兵的见证。

去年8月11日,程德望接到辖区退役军人黄老先生的求助电话,了解到其因电梯故障无法使用轮椅,又需要出门办证的紧急情况。他当即带领辅警前往黄老先生家,将他背下楼并送到派出所办理相关业务,而后又送到退休单位提交证明,最后护送归家。黄老先生紧握程德望的手说:“民警为人民,服务不打烊!”

从警以来,程德望因工作突出,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,三等功1次。


媒体警讯

广西法治日报:十九年如一日 以初心暖民心

发布日期:2025-08-07 09:07    来源:广西法治日报

刊登于2025年8月4日广西法治日报第4版


□本报特约记者 韦崇结 通讯员 付丽丽 覃晴

2006年从部队转业进入柳州市公安局城中派出所,程德望在社区民警岗位上整整干了19年。从军政素质过硬的“程连长”到群众口中亲切的“程警官”,他用真情守护平安,用真心服务群众,在社区警务这片“小天地”里,写出了为民服务的“大篇章”。

立体巡防护平安

近年来,柳州市城中区凭借五星步行街、风情港夜市等“网红”打卡点成为文旅热点,程德望负责的五星社区日均客流量达五六万人次。游客激增的同时,求助、投诉、消费纠纷等涉旅问题也接踵而至,社区警务工作面临极大挑战。程德望创新构建“警景融合”模式,以智慧警务为引擎、全民义警为纽带,为城中区旅游经济注入平安动能。

“我们在日常巡逻的基础上,创新采用无人机和机器狗相结合的巡逻方式,将更多智能产品运用到工作中,极大提升接处警效率和准确率。”程德望介绍,针对各景点客流情况,他还创建了“潮汐布警”模式,科学调配警力,实现“警随游客走”。同时,他首创“1+N”平安联盟模式,组建“美团义警队”“商铺联防队”等16支群防队伍共100余人,充分发挥“地形熟、情况熟”优势,开展联合巡逻820余次;推动商圈安装摄像头130个,实现商圈监控无死角全覆盖。

今年5月20日,一名游客在游玩时不慎遗失内有重要工作资料的背包,程德望通过视频监控与义警队员提供的线索,很快就找回背包并交还失主,赢得失主道谢和点赞。数据显示,2024年以来,五星社区刑事警情同比下降71.88%,治安警情同比下降41.38%,“网红”商圈实现平安“长红”。

“板凳说事”解纠纷

五星社区有1256户居民3678人,邻里摩擦时有发生。“调解纠纷,就是要把群众当成自己人,把他们的事当作自己的事。”程德望将部队奉献担当、坚韧不拔的精神融入基层治理工作,创设“板凳说事”调解机制,在榕树下、巷口边搭建“移动调解站”,将矛盾纠纷“解决在当地、处理在当下”。今年以来,程德望共调解纠纷12起,成功率100%,五星社区矛盾纠纷警情近5年来呈逐年下降趋势,个人保持19年“零投诉”记录。

除了调解纠纷外,程德望还是辖区居民有求必应的“贴心人”。去年8月10日,程德望在辖区入户走访时,发现独居的程奶奶遇到安装摄像头的困难,次日便上门为其安装好设备、更换灯泡,还帮忙打扫卫生,同时不忘嘱咐程奶奶注意安全,及时报修破损电器,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。

过去的19年间,程德望踏遍辖区每家每户,日均步行2万步,在脑海中绘就了一幅详尽鲜活的“民情地图”;建立16个警民联系群,全天候在线回应群众诉求,被大家亲切地称为“社区活档案”;他总结的“初心、匠心、耐心、细心、贴心”“五心工作法”已成为社区警务“金字招牌”。

退役战友“暖心人”

虽然已经退伍多年,但程德望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曾经是一名军人。他默默将辖区的145名退役军人挂在心头,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。

“有幸见证了望哥从连长变成了警长,身份变了,但他那颗积极乐观、认真执着和乐于助人的心依然没变。”在同事肖伟的眼中,程德望是他学习的榜样。

刚从部队转业时,肖伟很不适应,面对情绪激动的群众时总忍不住着急上火,态度强硬。程德望见状,便利用闲暇时间和肖伟谈心,耐心传授他处理矛盾纠纷的方法技巧,教他如何保持情绪稳定。在程德望的潜移默化中,肖伟的心态也发生转变,如今他已经能够游刃有余、心平气和地化解群众纠纷。

程德望在社区设立“老兵驿站”,定期组织战友开展红色教育活动,传承革命精神;开发“老兵就业信息库”,帮助12名退役军人找到工作,在各个岗位上续写军旅荣光。去年12月,程德望得知退役战友邹洋还找不到合适工作后,他连续多日奔走于各单位企业之间,最终为其争取到一份餐饮公司的工作。

“望哥不仅帮我找到了工作,更教会了我要时刻保持军人本色、自强不息、努力拼搏的道理。”如今已是公司食品安全专员的邹洋激动地说。

翻开社区的工作本,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着的时间、地点与帮扶对象是程德望2500余次探望和照顾辖区老兵的见证。

去年8月11日,程德望接到辖区退役军人黄老先生的求助电话,了解到其因电梯故障无法使用轮椅,又需要出门办证的紧急情况。他当即带领辅警前往黄老先生家,将他背下楼并送到派出所办理相关业务,而后又送到退休单位提交证明,最后护送归家。黄老先生紧握程德望的手说:“民警为人民,服务不打烊!”

从警以来,程德望因工作突出,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,三等功1次。


网站管理: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公安局    地址:柳州市学院路6号

桂ICP备:10002267号    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62号

网站标识码:4502000004    联系电话:0772-389236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