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西法治日报:柳州4个交通治理案例成全国精品
发布日期:2025-07-28 08:40 来源:广西法治日报Error:503 Service Unavailable点击重试
2025年7月24日,刊登于广西法治日报B3版
□本报记者 赖隽群 通讯员 刘兴存 莫小华
“文昌路采取车道瘦身、绿波协调等措施提升进出城主要通道通行能力”“康顺路以车道瘦身、新增信号灯等措施缓解次支路交通拥堵”“景行小学周边通过单向交通组织、设置临时停车区等措施提升校园周边交通品质”“巧施交通‘微手术’,老城网红景点区域交通焕新颜”4个案例入选全国精品案例,使柳州市成为今年全区唯一入围全国精品案例的城市,以及获得公安部交管局点名为全国精品案例数量较多的设区市。
7月22日,柳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秩序科民警戴宏介绍,在城市道路交通提效提质全国精品案例遴选中,柳州交警收获颇丰。这些精品案例不光是数字警务和实体警务的深度融合,也是群众现实需求与城市道路风险隐患集中攻坚成功的典范。
近年来,柳州交警充分发挥交通管理职能作用,以民意为导向,不断优化调整交通组织,积极推动交通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,通过各种措施助推交管工作提档升级,使道路交通事故得到有效压降,城市道路更加畅通,赢得了社会广泛认可。目前,这4个交通治理精品案例在全国推广。
多措并举,畅通城市“血脉”
柳州市景行小学(总部)位于城中区河东片区,四面环路,毗邻的高新三路、桂中大道、白沙大桥等均为城市主要干道,过境车辆与接送车辆相互干扰,通行效率低;学校周边缺乏接送车辆的停车场地;对接送学生车辆临时停车管理难度大;未规划等候区,放学时段家长过于集中在学校门前路段……为解决这些问题,去年6月25日,柳州交警创新推出“单向交通组织+限时停车疏导”综合治理工作法,对学校周边交通进行治理。
针对高峰期间接送车辆与过境车辆相互干扰,导致通行效率降低的问题,柳州交警将海关路机动车调整为由南向北单向,高新四路调整为由西向东单行,在单行道两端分别设置单行道和机动车禁止驶入标志牌,调整地面标线。同时,增加学生放学通道,分散交通压力,将接送学生车辆按比例分散至海关路与高新四路。推行错峰放学,每次放学2个年级,每次间隔15分钟。柳州交警还设置临时停车区域,分别在南门、西门、北门前车行道设置接送学生车辆临时停车区,上下学时段允许接送学生车辆依次临时停放,可供113辆机动车临时停靠。
“实施‘科技赋能,保驾护航’活动以来,柳州交警联合中国联通公司打造‘安全归家’系统,一键了解学生上下学与家长到达情况,通过系统发布交警部门公告与宣传,使交通秩序得到改善,景行小学周边规范了接送车辆停放位置,减少了过境车辆与接送车辆的冲突。”柳州市交通管理支队秩序管理科副科长林涛介绍,高新三路通行能力提升明显,早高峰平均车速提升22.80%,晚高峰平均车速提升42.50%。
“柳州交警通过动态、静态交通组织管理,从均衡学校出入口出行比例,实施错峰错时放学,设置单向交通组织,大数据赋能精准掌握放学时间,设置临时停车区和挖掘校园周边停车资源,到学生家长沟通宣传积极配合,实现家校警有效联动,破解城市中小学接送交通难题,提升校园周边交通品质。”柳州市交通管理支队支队长凌伟胜介绍,推出“单向交通组织+限时停车疏导”工作法以来,交通组织进行相应调整后,学校接送高峰时间段缩短,早上高峰持续时间整体缩短5分钟,晚上放学高峰持续时间整体缩短15分钟。
“靶向”施策,市民出行更舒心
为了更方便群众出行,柳州交警通过走访及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渠道广泛征集民意,对市民反映突出的点位、路段和区域开展交管工作“靶向”施策。
文昌路是一条柳州市中心东西走向的城市主干道,全长4.6公里,沿线分布有学校、商场、医院以及住宅小区等交通吸引源,相交路口9个,涉及桂中大道、东环大道、学院路等多条主要干道,各路口交通流量很大,特别是早晚高峰时段极易发生拥堵。柳州交警有的放矢,通过实施路口交通优化、导向车道瘦身设计、潮汐车道、绿波协调控制等措施,进一步提高文昌路通行效率,有效缓解交通拥堵。
康顺路为南北向次干路,双向六车道,周边分布医院、学校和大型商场。柳州交警新增左转和掉头车道,满足医院职工高峰期进入及车辆掉头需求;设置信号灯,迁移人行横道,新增非机动车过街通道,保障慢行交通安全。柳州交警采取车道瘦身、新增信号灯等措施缓解次支路交通拥堵,对柳州市人民医院周边的康顺路进行优化调整。优化后,车辆平均少耽误13秒,工作日早高峰平均行程车速提升38%,拥堵得到有效缓解。
位于老城区的立新路-柳江路交叉口紧邻五星商圈和网红打卡地水上音乐喷泉,每逢节假日游人如织。此前,人车混行、交通无序乱象,让市民和游客出行体验大打折扣。
柳州交警采取“交通微改造”工作法,不仅对路口进行“瘦身术”,将柳江路支路与滨江东路停止线前移,压缩交叉口面积,重新规划斑马线,对车道实施“变形术”,把滨江东路实施车道瘦身,压缩车道宽度,一车道变两车道通行,提高路口通行效率;不仅将路权“分界线”,增设导流岛、导向线与让行标志,规范行车路径,而且对人车实施“隔离术”,取消部分停车位,设置人行道,增设隔离栏进行人车分离,实现秩序安全双提升,人车冲突大幅减少,路口拥堵时间缩短20%,使老城网红景点区域交通顺畅。
据统计,2024年以来,柳州交警在城区进行智能化改造信号灯路口31处,改善283所学校周边交通环境,调整公交专用道至110余公里,精细化治理21处路口,在3个路口和斑马线安装电子抓拍设备,推动打通2条“断头路”,主城区整体路网通行效率同比提升4.5%。